褥疮病因病理
发布日期:2010-11-16
  病因病理
  常见原因有:
  1、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
  引起褥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等,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褥疮。(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mmHg左右,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而有缺血的现象。)
  (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渍时,易发生褥疮。
  (3)剪力:
  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褥疮。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3、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4、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
 
 
  预防护理
    1、勤翻身: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一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作用。坐轮椅的病人可在足底放一个海绵垫,臀下软枕(垫)或创生源防褥疮垫,每15—20分钟变换重心1次,应阻止病人长时间坐轮椅(2小时以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病人站立,行走10分钟。
  2、正确实施按摩:平卧时,将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下向上均可。充分感受皮肤温度和受压力情况,并上按摩皮肤5分钟,每20分钟重复一次。左、右侧卧时,侧身要侧到位,半平半侧(斜侧)应用软枕支撑腰背部,对皮肤颜色、温度、质地正常的受压部位可用50%红花酒精倒入掌心,两侧由轻轻按摩5—10分钟;发现皮肤变红,则不宜进行皮肤按摩,可悬空压红部位,一般解除压力30—40分钟后皮肤颜色可恢复正常。皮肤持续发红、发绀、更不宜按摩、以免加重损伤。
  3、床褥、床单的要求:卧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可用气垫床(卵窝形为佳)、高密度海绵床垫,床单应为纯棉,另外在床单上可铺一条纯棉浴巾,便于更换。
  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无皱折、无渣屑、无杂物;气垫床充气软硬要适度,过度充气反而可使皮肤受压增加。为病人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拖、拉、拽,以防损坏皮肤。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预防褥疮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易出汗的腋窝、腹肌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为防止皮肤损伤可在局部扑“强生”婴儿护臀粉或痱子粉。大便失禁者,及时洗净肛周皮肤,涂上强生婴儿护臀粉或护臀霜,即可有效防治肛周和会阴縻烂、湿疹;小便失禁者可使用bt型高颈透气接尿器;应用热水袋热敷,水温应在 50℃,并用毛巾包好,热敷时间30分钟,应经常观察热敷部位皮肤情况,不能长时间在一个部位热敷,以防烫伤。用冰袋降温时,冰袋应放在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处。冰敷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放置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冻伤。
 

 

褥疮的临床表现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红色变为亮红色。用手指压迫时变白,放开手指后迅速再现红斑。发红区域常伴有皮肤的轻微水肿,知觉正常的患者可感觉疼痛。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皮肤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用手指压迫时无颜色改变,皮温有下降的表现,病损灶可感到柔软或硬化。
  色斑部位组织进一步恶化反应便形成压缩性皮炎。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压迫性皮炎不及时,而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
  早期褥疮为色斑或压迫性皮炎糜烂,表皮组织受到损坏,水疱破裂或者被擦掉,使真皮暴露。早期溃疡为表面边界不清,底部反光,常由非白红斑区域包绕。如果不进程处理可发展成慢性褥疮。
  慢性褥疮的周边呈红斑时,其特点是手指压迫时无变白改变,邻近的皮组织产生变硬,呈温热或变成花斑状。平均溃疡的基底测量在5~12cm的直径以内,呈暗红色或黑红色,触之不易出血。
  褥疮的文献报道中揭示溃疡分类系统有3~6级的褥疮。有的分类以0开始,而另一些分类从1级开始。有的分类用图解或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可视性描写。一种分类方法是采用字母而不用数字表示。
 
 

 

褥疮是怎样产生的?
    褥疮是由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褥疮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机体组织长期受到压迫所致。
  第一,局部性因素有:
  表皮压力 当外界压力大于局部组织内微血管血压时,局部循环便会受到阻碍,使得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如果缺氧的状态持续太久,细胞就会死亡,造成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溃烂。这些易受到压迫的地方往往是身体上骨头最突出的部位。如骶骨、脚跟、手肘、脚踝、髋部及坐骨脊等处。
  局部外伤及感染 若不慎擦伤或撞破皮肤,易招致感染,使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如有上述压力时,更可能发生压疮伤口。
  局部温度 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细胞代谢率增高,而降低对缺氧的耐受性。
  局部湿度 皮肤湿润过度时,组织便松软而脆弱,造成局部湿度升高的原因多为大小便失禁及局部透气不良,如穿纸尿裢。
  第二,全身性因素有:
  年龄 皮肤的弹性及循环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差,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也降低。
  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鸡不良降低组织的修复能力,对缺氧的耐受力及对感染的抵抗力均降低。
  贫血和糖尿病 贫血使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一旦循环受到阻碍,更易造成缺氧。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不易控制。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康复截瘫病研究所 翻版必究
地 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91号
电 话:0451-82624026 82629566 82649566                
E-mail:wangjiyuan@jietankang.com 黑ICP备05000124号   
邮 编:150001
传 真:0451-82624026
技术支持:盈盛科技